藝術城市之一:發展浪潮中的上海灘

又到瞭一年的盤點之時,如果我們將所有2017年藝術圈發生的事件以城市為單位,上海絕對是不容錯過的藝術發聲地:2017年的上海藝術足跡可謂遍佈全城,2017年的上海也勢必是中國藝術事件發展史上值得紀念的一年,一起來看看雅昌藝術網城市盤點之上海的幾大關鍵詞和重要趨勢:

美術烘焙設備價格館建設方興未艾

集團差異化運營成主力

公開資料顯示,亞洲71%的私人美術館建於2000年以後,中國的私人美術館在近幾年才得到較為迅速的增長。

在中國,民營美術館主要分為三類,第一類是以今日美術館、廣州時代美術館、上海外灘美術館、OCAT上海館為代表的地產公司主導派;第二類是以民生美術館為代表的金融公司系統類;第三類是以上海餘德耀美術館、劉益謙、王薇夫婦的龍美術館等為代表的私人藏傢掌舵型。

值得關註的是,這三類中國民營美術館主要類型近幾年主要都集中在上海,上海可以說是中國民營美術館發展的重要城市樣本。

如果說2012年龍美術館浦東館開館及2014年龍美術館西岸館及餘德耀美術館等民營美術館相繼開館,讓大傢見證瞭私人收藏傢在上海的建美術館的實力與熱情。那麼在2017年,這股民營美術館的建設熱情依然沒有停止,這一年,上海的民營美術館又增添瞭不少生力軍。

9月 隨著昊美術館上海館開館 “昊”雙館時代正式開啟 這股民營美術館開館熱潮在2017年下半年又一次被引燃:9月,由收藏傢鄭好創立的昊美術館上海館開館,和4年前在溫州創辦瞭首座昊美術館一起,宣告瞭“昊”雙館時代的到來。

11月 上海寶龍美術館盛大開館占據瞭虹橋藝術新高地 11月,占據瞭上海虹橋國際樞紐藝術新高地的上海寶龍美術館盛大開館,這座占地面積23000平方米的美術館不僅是上海西部較大的一處文化場館,在國內外眾多的美術館中,如此龐大的體量,也是十分少見。

11月 歷時三年積累、三年籌建的上海蘇寧藝術館也揭開瞭面紗 同樣也是11月,歷時三年積累、三年籌建、位於上海普陀區蘇州河畔蘇寧天禦國際廣場的上海蘇寧藝術館盛裝落成並開館,就此揭開神秘的面紗。

12月,隨著安藤忠雄上海的新作“光的空間” 明珠美術館正式開館 12月,由國際建築大師安藤忠雄歷時兩年親自打造,坐落於上海閔行區愛琴海購物公園的明珠美術館也正式對外運營。

金剛博物館開館 上海民營美術館的名單並未就此停止:2018年新年初始,上海再新添兩傢重量級民營美術館:由剛泰文化集團全力打造上海最大民營博物館——金剛博物館於2018年1月1日盛大開館。

緊接著,1月7日,由東明傢居(集團)旗下上海谷風藝術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投資運營的龍現代藝術館也在寶山區顧村鎮開館。

如果說是什麼原因造就瞭上海私人美術館的建設熱潮,其中資本介入與企業的集團化運營是重要原因之一。

而另一方面,這些相繼開館的民營美術館新館,也試圖以差異化、特色定位與運營,力求在美術館陣營中贏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首先這幾傢新館在定位上做足功課,試圖打造獨特的建館優勢與特色。

昊美術館主打藝術與設計 如昊美術館在三層共計7000平方米的美術館格局,單獨將三層作為設計中心和藝術商店,由此可見,昊美術館上海館致力於將藝術和設計雙管齊下。昊美術館創辦人鄭好表示,它體現瞭昊美術館的特點:多方融合。

而由紅星美凱龍傢居集團與上海新華發行集團合作創建明珠美術館,這表示將在藝術、文化及相關學術領域擔當起重要角色,成為引領大眾藝文生活的文化新地標。

依托集聚寶龍集團經營實力及創辦人、收藏傢、寶龍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健康收藏積累與實力創立的寶龍美術館,在與此前就成立的面向藝術消費市場的言午畫廊、以及與美術館同步開業的寶龍藝術中心,正在打造頗具規模的寶龍集團文化產業鏈,輻射周邊至上海、上海至全國的文化藝術產業。

寶龍美術館致力於公教活動的普及 值得一提的是,直至筆者發稿時,據館方透露的消息,民營美術館新成員——寶龍美術館,開館僅3個多月入館人數不降反升,在淡季逆襲,並創下新紀錄:單日入館人數近4000人,成為首個交出淡季“高分成績單”的民營美術館。

作為商業江湖上響當當的名號蘇寧環球集團,可以說,其強大的中國藝術品收藏體系構成瞭上海蘇寧藝術館的雄厚的館藏根基。

剛泰集團歷時兩年打造泰會生活文化園 而由剛泰集團歷時兩年打造的滬上最大民營博物館“金剛博物館”暨泰會生活文化園,則想要傾力打造的是一座集藝術博覽、茶文化、古建築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和優質品牌服務的大型文化藝術綜合體。

據統計,2012年以來,上海市美術館數量從34傢上升到78傢,增加瞭130%,累計舉辦展覽2024項,超過2230萬觀眾走進美術館,僅2016年就吸引瞭超過500萬觀眾,較2011年翻瞭三倍多。2017年前三季度,上海市美術館共舉辦展覽483項,教育活動1588場,觀眾達352萬。

上海市文廣影視局黨委書記、局長於秀芬指出,在大傢的共同努力下,上海的公共藝術空間不斷拓展,城市文化氛圍愈加濃烈,藝術生態日益活躍,走進美術館已成為當下人民群眾的主要文化活動之一,上海逐漸成為全國美術館事業發展的城市樣本。

如果說,2017年上海的私人美術館建設是一股不能忽視的力量的話,在未來,上海的文化場館事業依舊方興未艾:9月底,上海博物館東館在上海正式開工建設,作為上海“十三五”公共文化佈局的重點設施,上海圖書館東館、上海博物館東館和上海大歌劇院預計於2020年在浦東新區基本建成。

2017年9月,上海美術學院南院正式啟用 “文教結合”試點學院

院館聯合集聚多方資源

2017年9月,上海文教結合項目暨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南院啟用儀式舉行。此舉也標志著,由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合作共建上海美術學院的文教結合實體項目正式啟動。

文教結合建設的四個中心包括:中國書畫教學創作研究中心(上海美術學院、上海中國畫院)、現當代藝術研究中心(上海美術學院、中華藝術宮)、劉海粟研究中心(上海美術學院、劉海粟美術館)、近現代美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上海美術學院、上海油畫雕塑院)

在合作共建中,學校和藝術機構將著力發揮各自的優勢,整合上海的美術資源,在人才培養、作品創作、學術研究、文化服務等方面通力合作,共同推動上海美術事業的繁榮。

為瞭有效推進合作的各項工作,上海市文廣局還特別安排美術學院的骨幹教師,在合作藝術機構掛職,落實合作機制。

文教結合建設的四個中心授牌現場 10月,作為劉海粟研究中心相關的“文教結合”項目工作規劃,《劉海粟全集》編撰工作全面啟動。

上海美術學院院長馮遠提出,將《劉海粟全集》編撰工作作為新近成立的劉海粟研究中心“文教結合”項目的首個重要工作,它不光具有將劉海粟藝術個案歷史遺存藝術經典向藝術資源轉化、藝術資源向藝術資本轉化的學術范式,對於推動提升國傢文化競爭力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戰略意義。

在未來,上海美術學院與滬上四大重要的藝術機構的聯合和四個研究所的成立將對打造都市藝術教育品牌、集聚上海美術資源、傳承上海美術教育文脈、凝煉上海高等美術教育特色、提升上海美術教育水平起到長足的作用。

藝博會市場多元細化

021進京加速擴張

盤點2017年,藝博會在上海也是一個不容錯過的重要關鍵詞。

在每年的9-11月之間,上海的藝術博覽會可謂豐富多彩,而縱觀上海藝術博覽會近年來的發展,不難發現,上海的藝術博覽會正在走向多元: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上海藝術博覽會、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ART021、上海城市藝術博覽會、上海青年藝博會……

2017年 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 不知不覺中,上海竟然可以並存下如此多類型的不同藝術博覽會,這或許正如大傢評價上海時總提到的“海納百川”,面著對不同的消費群體,這些藝博會承載著細分藝術市場的角色,這也迎合著許多人的期待:畢竟你想要的一場藝博會上提供符合所有人的需求的藝術品,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ART021正式宣佈開啟進京步伐 然而立足上海、專註培育上海市場也並非高枕無憂,顯然藝博會的機會與危機同時並存:2017年11月,在上海已經做得順風順水的ART021正式對外宣佈,2018年5月將在北京舉辦藝博會,借由北京開啟全國格局的第一步,引發業內諸多遐想。

在這個上海藝博會全面開花的時代,未來前景究竟幾何?筆者不由想起瞭一位藝博會資深人士的話:“藝博會,堅持下來就是勝利。”

2017年 紅坊藝術區正式關閉進行改造 紅坊藝術園區關閉

藝術區面臨轉型選擇

如果說,798藝術區是中國藝術區發展的一個縮影,而上海的M50?紅坊藝術區就是上海藝術區發展繞不過去的兩個地標,它承載見證瞭上海當代藝術圈的發展與變遷。

時光倒回到2005年,由上鋼十廠改建的上海城市雕塑藝術中心正式對公眾開放,同時揭幕的還有它的首個展覽“雕塑百年”邀請展。此後,以上海城市雕塑藝術中心為原點,這片土壤逐漸由一個具有單一功能的藝術展館生長為一片文化藝術社區,這便是紅坊的開端。

2017年7月,坊間傳聞的紅坊藝術區關閉的消息正式確認,紅坊邁出的對外改造的一步,昔日的紅坊藝術區可謂不復存在,退出歷史舞臺。

據悉,4.0版的紅坊,預計會用5年的時間去建設,計劃在2022年的下半年再次開放。而以上海城市雕塑藝術中心為首的原上鋼十廠七號車間(A、B區)還將保留。

對此,業內人士感言:“建設一個好的園區需要十年,而拆掉一個園區卻隻在一朝一夕。”紅坊藝術區今天的決定或者會是未來很多國內藝術區都將面臨的選擇:商業與藝術,依然是永遠的話題。

7月 上海西岸與法國蓬皮杜的食品設備合作項目落定 西岸美術館效果圖

西岸與蓬皮杜合作

文化版圖持續擴張

回首這一年,西岸依然是上海藝術的熱門之地,這一點也不誇張;是龍美術館、餘德耀美術館為核心的私立美術館為觀眾奉上瞭不僅是一場又一場精彩的展覽,公眾教育版塊的拓展也值得可圈可點。

新年初始,一場教育工作者專屬的美術館奇妙夜“連接·共創”龍美術館教育者之夜在上海龍美術館(西岸館)舉行。這不僅是龍美術館舉辦的首次教育者之夜,也聚集瞭眾多藝術教育專業人士就如何更好地發揮美術館的公共教育功能、美術教育的學科研究及合作展開廣泛深入的研討。

談及龍美術館公共教育部發展,龍美術館副館長杜京徽透露說,龍美術館公共教育部發展勢頭迅猛,根據展覽活動所開發一系列教育活動,針對不同年齡層,貫穿在美術館的教育活動之中。

畫廊部分,時隔一段時間就會有畫廊入駐西岸,伴隨著香格納畫廊、艾可畫廊、沒頂畫廊、華氏畫廊、HI藝術空間、馬凌畫廊、阿拉裡奧畫廊等畫廊的相繼入駐,它是畫廊主選擇的新據點。

7月,被媒體關註許久的上海西岸與法國蓬皮杜的合作項目也終於落定:西岸集團與蓬皮杜中心就合作開展為期五年的“臨時蓬皮杜”展陳文化項目正式簽署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本項目將於2019-2024年在位於徐匯濱江公共開放空間的西岸美術館實施,是目前中法兩國當代藝術領域級別最高、周期最長的文化交流合作項目。

同時,在合作期間內西岸集團也將作為蓬皮杜中心在中國范圍內開展高級別長期合作的唯一合作夥伴,以及長三角地區所有文化項目合作的唯一合作夥伴。

與此同時,西岸的美術館版圖也在不斷擴大:在未來還將迎來油罐藝術公園、西岸美術館、星美術館等三傢美術館的開館。

11月 上海匡時拍賣首拍大幕拉開 巨頭相繼搶灘上海

能否能“撬動”本土拍場?

從 2013 年開始,上海拍賣市場迎來瞭拍賣業巨頭——佳士得上海,競爭者的加入,讓上海拍賣市場早已不能再是本土拍賣行一分天下的格局瞭,尤其在拍賣無國界、價格日趨透明化的今天。

不少大陸拍行也看中瞭上海的拍賣市場,這幾年可謂來勢兇猛:拍賣巨頭保利,聯手瞭“娛樂教父”華誼也在2016年末進軍上海,而在2017年12月舉行的保利華誼(上海)2017秋拍第一階段拍賣會上,保利華誼(上海)2017秋拍總成交達3.72億元。

匡時國際繼進駐香港之後也進軍上海,“鞏固北京、拓展上海、進軍香港”戰略佈局正式形成,11月,上海匡時拍賣首拍大幕拉開,以9.4億收槌,總成交率71%,這是它落地上海的首場成績單。

據雅昌2017秋季拍賣報告指出,北京、上海、香港競爭日趨激烈 高質高價是共同目標。近年,有的拍行進駐香港,有的拍行在上海首秀,北京、上海、香港三地市場競爭日趨明顯。激烈的競爭也促使拍賣行有瞭更加一致的提升方向:征集更優質的拍品、 尋找更合適的買傢、拍出更理想的價格。

而對於上海拍賣市場而言,這些外來拍賣巨頭的搶灘上海,能否帶來更多市場上的變化與發展,依然拭目以待。

結語:回首2017年,熱熱蛋糕切片機鬧鬧上海這個藝術圈,盤點重大事件熱鬧之餘更多的是飽含對於上海藝術行業發展的這一份期待。

2017年12月,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發佈瞭“上海文創50條”,圍繞著力推動文化創意重點領域加快發展、構建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引導資源要素向文化創意產業集聚提出50條舉措,重點聚焦影視、演藝、動漫遊戲、網絡文化、創意設計、出版、藝術品交易、文化裝備等八大領域,並明確提出總體戰略目標,到2035年將上海全面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創意產業中心。

身處在這個時代的我們無疑面對著整個藝術行業上升發展的態勢,讓我們也跟著上海“文創50條”一同暢想一下:2035年的上海又會是怎樣?

來源:雅昌藝術網
arrow
arrow

    rwt510iv7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